院儿里一个大叔,风评很差那种。
传来传去的,其实也没啥大事儿,可能是当年不太会做人,得罪了能把差评快速散播开的狠人,于是就背上了不好的名声。
这种样式的院子,大家的生活,工作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差评的记忆也会特别长久。不熟悉的人,见到大叔自然躲得远远的,连曾经熟悉的人,也慢慢刻意疏远。
久而久之,大叔的形象,就变成了亘古不变佝偻着背闷闷不乐地独来独往。
直到……大叔变成了大爷,有了孙子。
大爷担负起了接送孙子上下幼儿园的任务。小孙子坐在大叔肩头,笑呵呵的,叫着闹着,他可不知道大爷的人生差评,才不怕大喊大叫吸引来路人目光。大爷的肩上负起了另一个生命的重量,腰背反倒也不佝偻了,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。
知乎上有个问题,人为什么要有孩子?20多岁时,我和同窗好友讨论过这个问题。
那时候,我们觉得还年轻,这是以后考虑的事情,那会有同学根本不在意;那会有同学根本上不削。那会的日子,有青春、有激情、有梦想、有一毕业仿佛自己就能上天揽月的豪情。
20岁,没有真正经历过人生的不顺的;也不会知道,有时候人生的不顺是一波连着一波的,每次回望都发现之前是小巫见大巫的;更不会知道,大多数普通人上天揽月的梦想都是“遥不可及”的。
马斯洛需求理论里的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,通过事业这条线,竟是怎么也走不到的了。
这时候呢,有了孩子。
有个词儿,叫“绝望生活中的英雄梦想”。其实,孩子才是很多人绝望生活中的英雄梦想。所有的失望、挫折、坎坷、悲愤,在孩子咯咯的笑声里化解了,不知不觉,真正的润物细无声。
你再是生活的loser,你的孩子也会觉得你顶天立地,尊重你、崇拜你、盼望你给他解决问题,你教会他生存的技能以及告诉他什么是梦想。亲情的归属需求、被尊重的尊重需求,人生一下子就升华了。
虽然,这里不乏有利用血脉、年龄差的优势“骗”自己的成分。但人生如戏,1000个观众1000个哈姆雷特,这血脉的连接,是普通人应得的快乐的权力,绝望生活里的英雄梦想。
看见曾经的大叔,再对比现在的大爷,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