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,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解释:站在正义方面,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;违背道义,必陷于孤立。
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他继承孔子的学说,在政治上主张实行“仁政”,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,君主要“与民同乐”,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,生活有保障。
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: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虽然是古代人说的,但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,而不是个人的私利。与人为善,团结友爱,乐于助人,会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在奋斗路上多一些助力,少一些阻力。
只有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之后,自己才能够成功,如果说整个人在一个孤立无援的环境之中,那么整个人就会变得更加的痛苦,所有的事情都会让你变得更迷茫,让你不知所措,所以得到更多的支持之后,好好的去生活,让周围的一切的东西都能够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去发展。
当今社会上这种“得道”的人实在不在少数,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行走在各行各业,虽然他们不是君主。相信,孟子的思想在今天异彩纷呈,以后更会发扬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