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吏三别分别指什么?三吏指的是《新安吏》《潼关吏》和《石壕吏》;三别指的是《新婚别》《无家别》和《垂老别》。
三吏三别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,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,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,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。
三吏与三别,表现手法不尽相同,所谓“三吏夹带问答叙事,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”。在“三吏”中,因为夹带问答,所以杜甫本人出场;在“三别”中,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,所以杜甫没有露面。从文学源流上看,三吏三别上承《诗经》、汉乐府风格,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,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。
杜甫这些作品成品于安史之乱,时唐玄宗出逃,叛军占领长安,杜甫听说唐肃宗自立,便寻访追随,结果被叛军俘获,不过由于原来在朝中官位太低,只是将他禁足于长安城内。
这段日子,被称为杜甫陷贼时期。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等一些悲惨困苦的诗便出于此时。第二年,郭子仪大军压城,杜甫便找了个机会跑了出去,到凤翔找到了唐肃宗,乱世出忠臣,唐肃宗看他衣衫褴褛,便授官左拾遗。
好日子没过两天,唐肃宗开始清理玄宗派到身边的钉子——房琯,杜甫同学毫无思想觉悟,看不到背后的深意,为房琯仗义执言,唐肃宗本来就和他不大熟,直接将他贬到华州当司马。
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,以不同人的身份,对诗人在乱世中的见闻进行了仔细的记录,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,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,表达了诗人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