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意思?古人说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这句话咋听起来,会让女性朋友很不舒服,好像有点歧视女性的意思,所以这句话经常成为被批判的对象。
其实大家误解了这句话的原意,否则的话,古代那么多的才女,譬如蔡文姬、卓文君、李清照、班昭、上官婉儿等,岂不都是无德之人了,她们怎么还会流芳百世,为后人所敬仰呢?
这句话出自明朝文学家陈继儒先生所著的《安得长者言》:“男子有德便是才,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然后他对这句话又注解道:
“女子通文识字,而能明大义者,固为贤德,然不可多得;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,挑动邪心,甚至舞文弄法,做出无丑事,反不如不识字,守拙安分之为愈也。女子无才便是德。可谓至言。”
陈继儒先生认为,女子有才华,又能深明大义,当然是好事了,但这种人不可多得。大多数人只是看看曲本小说,或者舞文弄墨,在人前卖弄一下,当作炫耀的资本,对这种人来说,还不如不识字的好。所以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这句话,不是说女人就不能有才干,而是劝告女子要以德行为主,不要以才华为主。
一个女子虽然很有才华,但是还很谦卑,还很低调,不处处张扬,不会认为自己很有才华,这不就是一种高尚的德行吗?如果女子仗着自己有点才干,在外面处处显摆,在家里不可一世,对丈夫呼来喝去,对老人不尊不敬,这真的还不如没有才干呢,还不如一个目不识丁的女子呢。
所以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,并没有歧视女人的意思,只是要我们做人一定要以德行为主,不要太重视才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