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:“不为圣贤,便为禽兽;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”,这也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。
“不为圣贤,便为禽兽”这句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适用,姑且不谈。“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”的大意就是你耕耘就好了,不要去担心收获,只要坚持耕耘,自然有一天你就会有收获。
只有不断地付出,才可能有长进,才会真正有所收获。就像树木的生长是看不到的,但长期的积累,小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。所以孟子有曰:“修其天爵,而人爵从之。”
个人理解,内在的修养是一个容器,只有容器越大,才能容纳更多,你收获的才会更多,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境界吧。正如下面这话:山不问结果,仍然傲然挺立,高耸入天;河不问结果,仍然奔流到海,不舍昼夜。
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,将来成就如何,现在想他则甚?尽自己能力做去,做到哪里是哪里,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。有些东西,你越在意它,可能它越不会来,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,最后它就来了,所谓不期而至,不期然而来到。
付出的过程是愉快的,不仅仅是因为目的地,而是因为全身心的那种充盈感。人生所求不必太多,但去耕耘便是,快乐也是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