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抵抗力”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。凡物体在静止时都本其固有“惰性”而继续静止,要使它动,必须在它身上加“动力”, 动力愈大,动愈速愈远。如果抵抗力大于动力,动就会停止。
所以物不能永动,静止后要它续动,必须加以新动力,这是物理学上一个很简单的原理,也可以应用到人生上面。人像一般物质一样,也有惰性,要想他动,也必须有动力。
朱光潜说:“人之所以为人,就在于他不像猪豚,被饲而肥;人之所以为人,就在他能不为最大的抵抗力所屈服,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。”如若都不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,安逸于当下,仅仅是在物质的层面上随波逐流,随风飘动,如是而已。
没错,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人物所以能有伟大成就者,大半都是靠有极坚强的意志力,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。
比如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《孤愤》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。”他们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,都是在抵抗力最大的时候,不畏惧挑战,勇往直前的。
所以我们也要一样,也要坚信某种胜利的存在,即意志力大于惰性。作为80/90后的一代人,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,面临的最大的抵抗力无非就是懒惰所带来的抵抗,比如起床:是继续多睡一分钟,还是立刻起床,还是赶紧起来工作上班,还是降低标准,还是坚定目标。
想想那些真正有志向的青年,早已经开始奋斗,因为他们的意志力远大于惰性。比如早起、坚持运动、坚持读书,还有坚持那些让自己进步的事情,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有许多。
这些事情坚持下来都会让大家变的不简单,没错,天天蹦迪、唱K喝酒,这些事看似很酷,但是没有一点技术含量,相反,健身运动阅读这些看似枯燥的习惯,长期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。
让我们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,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