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庄子》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苟以湿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”
意思是说;当泉水干涸,鱼儿依靠彼此吐泡沫湿润来活下去,看似动人,可还不如在江河湖海中彼此相忘来得好。
我认为,要想正确理解人家庄老师当初说的 “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”这句话的寓意和含义,必须做到两个回归:
第一个回归就是回归到断水池塘中垂死挣扎鱼儿们这个故事本身,就鱼说鱼,不要与患难夫妻关系与恩爱感情瞎联想的。第二个回归就是回归到原文,必须联系上下文理解庄老师讲池塘鱼儿故事的本意。
第一个回归(就鱼说鱼):我个人理解,庄老师在讲池塘鱼儿故事时,是想告诉我们,尽管在池塘中垂死挣扎鱼儿们彼此相濡以沫的场景,在我们人类看来是挺感人的画面,但是,这个场景其实违背了鱼儿们最喜欢的、鱼儿们生活的最自然的状态,那就是本应让鱼儿们在大江大湖里自由地畅游!
第二个回归(联系上下文): 庄子这篇文章《大宗师》题目的意思,是说最大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。在人家庄子的心目中,谁才能够被称作最大最崇高的老师呢?那就是他心心念念的“道”了! 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然一体的,他主张清心寂神,离形去智,忘却生死,顺应自然。
人和人的相处,唯有不累,才能长久,如果变成了一场彼此带着假面,疲于应付的表演,距离分崩离析,不过一线之隔。而相忘于江湖,就不再有利益的纠葛,相处起来,可以更为坦然,不必瞻前顾后。
人和人的关系,最好的状态,就是不需要以“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”的形式勉力维持,轻松随意,相聚过后,江湖相忘,回到各自的生活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