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。
与西湖“白堤”的命名与白居易有关、“苏堤”的命名与苏轼有关一样。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:“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荫里白沙堤。”即指此堤。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,称为白堤。
白堤原名白沙堤,一端连着断桥,一端接着平湖秋月和孤山,中间是平坦的柏油路。道路两边种着整齐的杨柳和桃树,抬眼便是西湖美景,很适合悠闲漫步。

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白堤就以风光旖旎著称,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操办修筑的,所以就叫它白堤,口口相传至今。实际白居易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,称为白公堤,当然,如今已无迹可寻。
唐代白居易在《钱塘湖春行》写道:“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”
《钱塘湖春行》翻译
行至孤山寺北,贾公亭西,暂且歇脚,举目远眺,但见水面平涨,白云低垂,秀色无边。
几只黄莺,争先飞往向阳树木,谁家燕子,为筑新巢衔来春泥?
鲜花缤纷,几乎迷人眼神,野草青青,刚刚遮没马蹄。
湖东景色,令人流连忘返,最为可爱的,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。
《钱塘湖春行》赏析
诗中用以黄莺、燕子、浅草、繁花等事物春天的季节特征,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,描绘得生意盎然,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春意之美。尤其是中间四句,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,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。此诗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,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。

一叶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