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成语故事

刮目:擦亮眼睛。指把眼睛擦亮,另眼看人。比喻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人。

【出处】:西晋时陈寿的《三国志·吕蒙传》:‘’肃拊蒙背曰: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。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蒙曰: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"

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”的故事源自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·孙权劝学》。故事的主角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吕蒙。

吕蒙原只是孙策旗下的一名小兵,后得孙权重用,屡建战功。然而,孙权告诫他必须学习,才能进一步出谋划策。吕蒙于是开始勤奋学习,研读经书和兵法。

后来,在关羽水淹曹操七军、势不可挡时,吕蒙先示弱麻痹关羽的判断,再以白衣渡江,突破关羽的防线,成功打下樊城。鲁肃原本轻视吕蒙,但此时也不得不惊叹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吕蒙则回应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

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”,意思是即使一个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和进步,也应当受到全新的评价和看待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他。

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,学问是我们一生中最有用的武器!只要你愿意,任何时候学习都为时不晚。同时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对别人和事物,人是可以变的,通过努力学习,和从前就不一样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