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指鹿为马的意思

“指鹿为马”是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意思是明明知道是一种事物,却故意指称成另外一种事物,是为了欺骗别人或者达到某种目的。

成语出处:

汉•陆贾•《新语·辨惑》:秦二世之时,赵高驾鹿而从行。王曰:“丞相何为驾鹿?”高曰:“马也。”王曰:“丞相误邪,以鹿为马也。”高曰:“乃马也。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,愿问群臣。”于是乃问群臣,群臣半言马,半言鹿。

翻译为:

赵高担心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不稳,为了试探群臣的忠诚度。有一天赵高带着一只梅花鹿去见二世皇帝,他对皇帝说:“这是一匹马,它一天能走一千里,一夜能走八百里。”二世听了,大笑说:“丞相,你这是怎么了?这明明是一只鹿,你却说是马,真是错得太离谱了!”赵高不以为然,他继续坚称那是一匹马。为了争论这个问题,皇帝决定让群臣来评判。

群臣们看到鹿之后,都知道这是一只鹿,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敢直言不讳。这时,赵高开始指着那只鹿,大声地问:“这是什么?”他迫使大家回答,但是大家都害怕他的权势,于是大多数人都说那是一匹马,只有极少数人说实话。赵高看到大家都说是马,非常得意,而皇帝二世却被他弄得很糊涂,以为自己已经疯了。

这个毒计对于赵高来说非常成功,因为他成功地混淆了是非,通过一只鹿来转移人们的视线,让大家不敢直言实情。不久之后,赵高用类似的方法控制了整个朝廷,他通过杀害不同意他的群臣,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但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。

后人根据此典故提炼出“指鹿为马”这个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