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是什么意思

《史记· 卷三十六· 陈涉世家》载:陈涉少时,尝与人佣耕,辍耕之垄上,怅恨久之,曰:“苟富贵,勿相忘。”佣者笑而应曰:“若为佣耕,何富贵也?”陈涉叹息曰:“嗟乎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
译文:

陈涉年轻的时候,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。有一天,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,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,说:“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,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。”雇工们笑着回答说:“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,哪来的富贵呢?”陈涉长叹一声说:“唉,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!”

典故

陈胜,字涉,是秦朝末期的一位平民英雄。他的童年时期家庭贫困,常常为大户人家耕作。一日劳作之后,陈胜在田埂上休息,看着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征召劳工,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愈演愈烈,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慨。

他对众人说:“如果有朝一日我富贵了,绝不会忘记这些人。”众人嘲笑他,质疑他:“你只是个雇佣农夫,怎么可能有富贵呢?”陈胜深深叹息,说:“唉,燕雀怎能理解天鹅的志向呢!”

公元前209年,陈胜与吴广联手发动了农民起义,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——张楚政权。尽管这个政权的存在时间短暂,陈胜在起义后不到半年后就不幸被杀,后来刘邦、项羽等人继承了他们的遗志,最终推翻了秦朝的残酷统治。

后来,人们用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”这个成语,来比喻庸俗之人无法理解有远大志向者的抱负。

例句:纵览古今创伟业做大事者,无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,高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那些人。

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在《与陈伯之书》中写道:“弃燕雀之小志,慕鸿鹄以高翔”,可见鸿鹄飞之高远。所以,鸿鹄的志向,燕子和麻雀是难以企及的。

辛弃疾在《破阵子·掷地刘郎玉斗》中,也巧用鸿鹄典故:“掷地刘郎玉斗,挂帆西子扁舟。千古风流今在此,万里功名莫放休。君王三百州。燕雀岂知鸿鹄,貂蝉元出兜鍪(dou mao,古代作战的头盔)。却笑泸溪如斗大,肯把牛刀试手不。寿君双玉瓯。”

不过话说回来,鸿鹄有鸿鹄的远大志向,燕雀有燕雀的知足常乐。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”,鸿鹄不是燕雀,又怎么能理解燕雀的“小确幸”呢?!

最后,再次把当年老师教给我们的读音重温一遍。燕雀安知鸿鹄(hu胡)之志,可千万别读成鸿鹄(hao浩)或鸿鹄(mao茅)。